12月1日消息(南山)進入2022年,量子信息產業(yè)尤其是量子計算,成為產業(yè)關注的焦點、資本青睞的熱點。隨著202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給三位量子信息科學家,這一情緒達到了高潮。
不過,近年來陸續(xù)上市的量子計算公司,2022年股價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甚至可以說相當的慘淡。據一份匯編數據顯示,已上市5家量子計算公司中,2022年股價最大跌幅達到88%,最小跌幅38%,無一上漲。
其中,號稱“量子計算第一股”的IonQ,2022年股價暴跌71%,最新市值不到10億美元。該公司在去年底通過SPAC方式上市。
今年8月同樣通過SPAC方式上市的D-wave,股價已快速下跌64%,最新市值僅2.74億美元,主要投資者已被深套。
不過,這一市場的遠景依然得到看好。IDC之前預測,到2027年,量子計算服務市場(主要通過云提供)可能將從2020年的4.12億美元增長到8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超過50%。
企業(yè)也紛紛加大投資量子計算。例如美國IBM,計劃在未來10年投資200億美元研發(fā)量子計算等新型技術;國內的本源量子,今年完成了近10億元B輪融資,近期投產了量子芯片生產線。
據相關介紹,量子計算領域的競爭者包括一些“經典”計算領域的大公司:微軟、英特爾(INTC)、Alphabet (GOOGL)、亞馬遜(AMAZN)和IBM (IBM),日本的東芝、NEC和NTT,中國的百度(BIDU)、華為、騰訊和阿里巴巴,這些公司都在打造量子硬件。另一邊是少數借量子熱潮上市的小公司,它們主要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包括Rigetti Computing (RGTI)、D-Wave Quantum (QBTS)和IonQ (IONQ)。
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根據PitchBook的數據,自2017年初以來,已經有251家量子初創(chuàng)公司總共籌集了超過54億美元的風投資金。真金白銀的投入,顯示出量子產業(yè)的遠景依然被看好。
- 郭明錤:預計首款折疊iPhone明年銷量800萬至1000萬臺
- 郭明錤:預計首款折疊iPhone明年銷量800萬至1000萬臺
- 光模塊TOP10海信寬帶:“變身”納真科技,赴港上市在即
- 全球5G SA核心網市場加速增長,原因為何?
- 三大運營商圓滿完成“9·3”閱兵通信保障任務
- 大趨勢強化 新技術涌現 張吟鈴詳解2025中國基礎設施戰(zhàn)略技術成熟度曲線
- 羅馬仕充電寶起火“燒到了”卓翼科技,起訴追賠1.36億元
- 阿里推出智能體開發(fā)框架AgentScope 1.0;特斯拉發(fā)布“秘密宏圖第四篇章”,全面轉向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2025年09月03日
- 原中國電信高管周響華,跨界提拔后有望出任長電科技董事長
- 價值超49億!中石油:5.41億股,0元轉給中國移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